用好“跳笔”,写活新闻(附案例)

新闻跳笔定义

新闻跳笔是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描写不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 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段和段落省略,简练概括新闻事件的方式。

跳笔的“跳”有两层含义:

事件逻辑跳跃: 不按事件发展先后、逻辑顺序写作,而是省略非重要情节,只概括事件轮廓。 文字、语句跳跃: 不过分注意文字、上下文间的衔接性,句子间、段落间跨越大。

新闻跳笔特点

在实际报道写作的操作中,新闻跳笔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总结来说, 新闻跳笔最明显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短段落,多分段

段落是区分内容和层次的手段,因此新闻跳笔的特点是多分自然段,每段只用一两句话描述,用多分段和短段落来划分内容和层次。

这么做可以减轻受众的阅读负担,可读性提高,起到为新闻报道“减肥”的功效。

断裂行文

断裂行文是指不按时序、空间顺序来写作,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顾及逻辑推理,只着力突出受众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即可。

这实际很好理解。我们作为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时实际早已习惯了“略读”“跳读”的阅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新闻作品文字逻辑连贯,由于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会变成不连贯的东西。既然如此,记者就顺水推舟和读者一起“跳”,只写重要的、感兴趣的内容。

你跳着读,我跳着写,很合拍!

案例分析

新闻跳笔也不是随意乱用的, 跳得好,文章简洁又出彩,跳不好,就会让读者摸不到头脑!

我们一起从案例中看看好的新闻跳笔是啥样!

语句、表意的“跳笔”

语句、表意“跳笔”是初级新闻跳笔运用,主要是在语句间进行表意的转换、跳跃。这是我们 可以借鉴的、也是提写作效率的一种手法。

案例文字摘自《人民日报》的通讯《一颗燃烧的心———访作家巴金》,我们先来看看原文。其中,运用新闻跳笔的地方均用“ /”标注了出来。

且莫担忧, 他 生命的源泉并未枯竭, 一本《往事与回想》足可以证明。/这本译作动笔的日期是1973年夏天, 他失去妻子之后的几个月。 /30年代, 他翻译的赫尔岑回忆录片断曾在鲁迅主编的刊物上发表, 他告诉过鲁迅生生, 要将那篇大部头作品“啃下来”。 /或许, 这个诺言现在可以兑现。 /他攀上原先是汽车房的狭小顶楼, 那里太阳西晒, 但毕竟安静些。 / 老作家手边缺少资料, 幸好, 走廊上遗留下几本没有封存的书籍、词典、借着从窗户透进的一丝弱光, 他将眼睛几乎贴到了书本上。 / 他忘掉了四面的墙, 进入到十九世纪黑暗的俄国, 有时, 思路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中来, 猛然感到“四人帮”的恶行与沙皇专制统治何等相似。/他相信, 谁违逆历史的潮流横行, 日子必不长久。 /译完的章节, 他都一一校阅了, 用工整的小字抄在普通方格纸上。 /他知道, 巴金的一个字、一片纸, 当时是没有出版社敢于问津的。他只期望把世界文学的宝藏留给后人, 哪怕在图书馆里作为一份资料, 日后自会有人去开采、发掘。

案例中, 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时间、空间跨越;有概述到细节的详略跨越;还有倒叙、插叙、比喻等写作技巧的跳跃。细数一下, 不长的一段文字, 记者共跳了九次。通过这种灵活的跳跃, 增加了信息量, 运用一个跳笔, 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侧面的事实, 这样由多个侧面事实的变换和组合, 便形成了立体感强的一个信息总汇, 使多侧面传递出的信息富有一定的辐射感。

若不是“跳笔”运用,这段概括巴金翻译往事的文字,恐怕能写成一篇5000字以上的长篇报道了!

段落“跳笔”

很多新闻事件复杂、多样。为了减轻受众阅读负担,记者需要通过分自然段的方式,把事件“嚼碎”,把复杂的新闻事实大卸八块,重新组织写作顺序。

案例来自新华网,我们一起看看两篇关于黄河流域报道的差异 :第一篇报道为正常写作手法,我们把段落间的过渡语句加粗了;第二篇运用新闻跳笔的手法,篇幅大量缩短。大家好好体会一下。

第一篇:

本报讯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也给了沿黄河流域的各省区一个很大的警示。日前出席在此间召开的黄河经济协作区负责人第11次会议的各位代表进一步达成共识:黄河流域各省区在经济发展上要加强协作,在生态环境上更需要加强协作。

近年来,黄河流域内环境持续恶化,已引起各省区的高度重视。“沙患”,“水患”,加上中下游频频出现的“水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出席会议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各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领导人认识到,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上下游、左右岸人民都义不容辞。根据国家今后治黄的工作重点,各省区将主要做 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控制黄河泥沙,调节黄河水量;二是搞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做 好中上游植被保护和涵养水源工作,加快黄河中游生态工程建设和下游滩区综合治理;四是在产业布局上要统一认识,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黄河。

会议还出台了《关于加强黄河沿岸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的意见》。其中对从今年起开始启动的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利用30年时间,使黄河流域治理区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1%提高到27.1%,局部地区达到30%以上。其建设目标是到2030年黄河中游宜林地全部绿化,新增森林面积7.9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风沙区新增森林面积1.5万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及上游地区新增森林面积2.84万平方公里。黄河上游的省区如青海等省决定,全面实施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计划用13年时间,在8个重点治理区建设包括造林绿化、治理沙化、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96项生态工程,初步形成黄河防护生态工程体系。位于黄河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省,也决定启动黄河下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同时搞好河堤防浪林工程建设,提高抗洪能力。

第二篇:

本报讯 黄河流域从今年起正式启动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30年后,这里将新增近8万平方公里森林,两岸宜林地全部披上绿装。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黄河经济协作区负责人第11次会议获悉,一份关于加强黄河沿岸生态工程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的意见已经出台。

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在加强协作发展经济的同时,组成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体,联手治理这条中国第二大河面临的“沙患”、“水患”和中下游频频出现的“水荒”。

黄河流经的省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在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迅速面世的这份方案,主要内容是黄河的上下游、左右岸将全面实施绿化造林。仅黄河源头青海等省即准备用13年时间在8个重点治理区、建设96项生态工程。

对沙化严重的黄河中游地区,会议为今年启动的生态治理工程定下的建设目标为:利用30年时间,使这个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1%提高到27.1%,局部地区达到30%以上。其中“沙患”之源的黄土高原风沙区新增森林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两篇报道对比来看,内容一致,但写作手法完全不同。第二篇全文是散的, 段落之间也呈断裂状, 因此表现出多段落、短篇幅的特点,零散的材料服从“黄河流域治理”这一总中心思想,形散神不散。

段落“跳笔”方式相对复杂,也很难速成,需要在日常写作中不断学习摸索。

“跳笔”写作小提示

“新闻跳笔”的运用一定要多练习,毕竟实务写作要在练习中出“真知”,不可僵硬地照搬理论。

不要过度讲究“过渡”

新闻跳笔的笔法就是给大家强调一个道理,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不一样, 新闻写作不需要过渡。因此,大家在写作时也不要把过多笔墨放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这类过渡词、句上。记住,惜字如金! 每个字都要用来讲事实!讲重要事实!

做好材料给定信息的处理,才能更从容“跳笔”

用不好跳笔,往往是不会将材料中给定的信息进行重要性排序和处理,因此导致“跳笔”写作变成材料摘抄的堆砌和集中。

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处理材料信息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大家一定要先 对材料信息进行删减、重要性排列,再用简练的语句把重要事实多段落、短句子呈现出来。相信我,只有做好材料信息处理,才能更从容地使用“跳笔”。

跳笔不是随便跳

新闻跳笔确实很重要,但它也不是非使用不可!况且,新闻跳笔并非一个随意性很强的理论概念。因此,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也不要随意乱跳,很容易崴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羊村新传考研

参考资料:

1.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

2.罗以澄,《新闻采访与写作》

3.艾丰,《新闻写作方 ** 》

4.钟改清,《新闻跳笔的运用技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