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软文的道与术

营销软文的道与术2017-04-12 唐晓涵 唐晓涵

昨天写的 女人三十,其实不是广告,只是有感而发,然后我顺势在朋友圈推荐了梦茹,她说:天啦,要请我吃饭,加她的人好多!

早晨看到门朝大海的评论,笑了,这哥们眼毒!

其实,现在自媒体人这么多,他们自带流量,有持续内容产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粉丝群,品牌或者个人要推自己,并不是单纯靠给钱就行,你要学会玩,和他成为朋友,让他像描述一个朋友那样描述你,说白了,还是要走心。

严格的说,我不是一个好的营销软文写手,没啥写作技巧、也不是科班出身,在圈子里也不太露面,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思考+表达者。

首先,我并不喜欢做标题党。

虽然我曾写过如何靠拟标题博得点击率,我也懂这样的套路,但是,每次匆忙间拟了这个一个标题发出去,我的内心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愧疚感,耻辱,简直是哗众取宠!

所以你看我的历史文章,大部分都是老老实实的三个方法,五个阶段,六个技巧这种标题样式,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嗯,阅读量一直也不高,不过没关系。

标题象征一种用户预期,如果你在标题上给了别人很高的预期,在内容上却无法满足这种预期,那无疑是欺骗,是透支信任,是浪费时间,标题党是在刻意放大内容价值,要适度!

其次,对于我没有从内心真正认可的人或者产品,我实在写不出走心的文案。

我记得之前有个护肤品微商客户,给做整体营销策划,其中包括数十篇软文,我特意试用了他们的产品,结果皮肤表现有点过敏,关键时刻,我心虚了,这种产品我要推吗?总不能为了赚钱坑人吧?最后还是选择了终止服务。

我只能写我相信的东西,发自内心,有感触,你和你的产品打动我了,我才能打动自己,打动读者。如果我不喜欢,手指和大脑就不听话,那些文字也是死气沉沉,我欺骗不了我自己。

我也不喜欢鸡汤文,追热点,不喜欢用图片、表情秀和冷笑话,虽然这些在新媒体内容创业比较受欢迎,可是,我不喜欢,我的文字就是我自己,也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坦白的说,新媒体内容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很重要的一点,你必须真正是个热爱思考、热爱学习、喜欢表达,有内心追求以及坚守的东西,不太在乎别人看法的人,一直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

你不会被阅读量、粉丝数、引流和转化kpi所束缚,不会向钱妥协,不会迎合用户,不会写一些自己都不想读的文字,并且能坦诚的保持内心平静,你的文字和你的人合二为一,你是一个真实、诚恳、个性鲜明有勇气做自己的人,其实这样的人不多,即使有,也未必在写公众号。

以上都是心态,关于营销软文之“道”。

写营销软文,是一门硬技能,有固定的套路与原则。是每一个优秀写手的必经修炼,最近我在读《吸金广告》、《故事》、《文章自在》关于文案方面的书籍,也想集中攻克一下这个大部分的难题,特别是营销软文方面。

关于标题,大数据来说话。以下出自搜狗微信搜索最热文章:

关于标题怎么取,也可以参考前文 17种软文标题拟法和101个模版

营销软文,不需要有多好的文笔,多华丽的辞藻,只要能带来转化率的文案都是好文案。

为了提升阅读量和转化率,营销型短文案有两个写作原则。

第一是“联想 ** ”,刻意的与高势能、有影响力的人或者事物形成关联, ** 用户眼球,引发你的的注意,蹭热点,帮大腿,借势都是这个原则。

第二是“颠覆认知”,你觉得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这是常识,但对不起,你错了,你被颠覆了,其实…他们会抛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观点来引发你的好奇心。

举个例子,

常规标题:如何系统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

联想 ** :连李叫兽都说NB的公众号运营思路

颠覆常识:3个月,0预算,百万粉丝,他们是如何打败90%同类公众号?

关于中长篇营销软文,有这样几个结构式逻辑套路:

1、引发注意、激发兴趣、勾起欲望、促成行动。

2、带入情境、引发矛盾、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3、罗列问题,一一解答,建议认知、激发兴趣、促成行动。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一点点透露信息,引发你的好奇,改变你的认知,获得你的信任,设计卖点勾起欲望,引发你的行动。它们都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最终转化成交。

举个例子,我曾按照模版写过这么一篇套路式营销软文,今天读来虽然有点幼稚,我相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媒体营销超强 ** 术–(标题直接说明好处,创造概念,引起好奇)

新媒体营销 ** 术,这是一篇讲“道”的文章,它可以是“歪理”,也可以是价值巨大的营销思维,它是垃圾,还是干货,取决你于信不信。(开篇点题)

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困境,你的产品很好,可是销量惨淡?你人很好,可是追不到你想追的人?你理由充足,可是说服不了你想说服的人?(分析痛苦)

(说故事)两年前,我通读了《思维导图》、《麦肯锡工作法》等一系列关于逻辑思维的书,觉得大部分都是废话,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一句话。

为此,我梳理出一套营销思维,这套思维,对我帮助很大,找到一份待遇很好的工作;在管理工作中,能简单、快速说服上下级接受我的观点;不花一分,不花一分钱拿到了业务等等。(分析好处)

后来,我发现,它特别适用在今天的新媒体做营销,你愿意花两分钟了解吗?(引发好奇)

(干货启发)我来简单一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无论是品牌,还是个人,都是从“知己”开始,知己方能“知彼”,你可以回顾我上周的文章,都是在“知己、说自己”的过程,也是在慢慢了解自己的“天赋、擅长、经历、喜好”,从而树立独特标签,打造个人品牌。

这是任何品牌和个人,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但是,这还不够。

比这更深层次的是,先给自己 ** ,你只需不断灌输给自己一点“你很好,很有吸引力!不是别人来选择你,而是你去选择别人,不是你去追着客户买你的东西,而是客户追着买你的东西”。

品牌和个人都需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

就如卖东西一样,东西足够好,少,独一无二,所以贵,所以难买!

很多人输在了这个层面,因为人都会自卑,不坚定,善变,也就无法形成足够强大的,有说服力的气场!(我也没做到这点)而思维导图告诉我们的只是捋清楚做事情的思路,关键节点,提升逻辑思维,这些是做事的“术”,不是“道”,却没有从根本解决内在的核心问题。

从思想层面解决了自信气场问题,接着要渗透到言行,和具体沟通路径,也就是入脑、入心、入言、入行,最后出结果。

因为,有了正确的信念,才能做好价值包装,提炼出独特的品牌标签,并且做到心言行一致。

比如,小米手机就是这样包装自己的,性价比高、配置好、会搞话题,但是不好买,要排队,营造大家追着买的氛围。

狗屁参与感、国民手机、风口上的猪,都是为营销制造的概念。

追人也一样,越得不到的越觉得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这是爱情买卖关系中的至理名言。

第二步,你需要知彼,所谓了解对方需求,是一句空话,是浅层次的,其实,你最应该了解的是对方的选择标准,并且改变她的选择标准,变成:你就是她的选择标准!

比如我们曾参与投标一个设计项目,竞争对手都是带着设计案例去的,解说自己的设计多么漂亮,大牌,自然报价也贵。我们通过与对方私下深度沟通,发现对方真正在意的其实是“策划思路、价格”,这就是他们的选择标准,于是我们围绕这两点来充分准备,让提案过程句句说中对方心理,并让对方明白,这才是这个项目成功是否的最重要因素,直击要害。

追人也是一样,你得了解对方的经历、个性、爱好,最看重的点是什么,有策略的采取行动和展示价值。

第三步,新媒体首要的都是积累粉丝,这个没错,基数足够大,才能有转化。但,这是传统的流量思维,认为把握了流量入口,才能做好转化。

其实,粉丝数量多,不一定转化高,关键在于“精准粉丝,不断诱惑”。

但是,有了粉丝,才能赚钱,这是真理。

所谓的精准粉丝,如果你是做减肥项目的,你的精准用户是谁?

减肥,可以靠药物、靠运动、靠节食,还可以靠器械,要精准到具体的行动和产品功效上。

所谓的“不断诱惑”,你可以理解为“忽悠”,忽悠这个词很奇妙,关键在于“忽”,它有轻柔的意思,一下子有,一下子没有。它是飘忽不定,令人捉摸不透的,撩人的“撩”字,也是这个意思,有在人耳边不断轻轻吹风的意思。

在新媒体领域,我观察了杜蕾斯的微博运营,其核心,其实也是“不断诱惑”,它不直接叫你买,却潜移默化告诉你,这个品牌很有趣,很有魅力,值得你长期关注,你想买的时候自然就买了。

新媒体营销界有句话:9成的利润来自重复购买!

精准用户,不断诱惑的核心,就是搞定用户的心,比用户自己更了解用户,给予他们超出期望的价值,让他们成为你的忠实粉丝,就像宗教一样。

第四,促进成交,想让客户成交,一定要给他一个充分购买的理由!

很多时候,任何人都是这样,做一件事,一定要给他一个理由,让他说服自己,让对方接受这事对自己的好处,因为人们往往只关心和自己有关,利益挂钩的事情。

大部分人营销用的理由都是帮助他,消除某方面的痛苦,描述好处,并暗示行动!

不信,你可以回忆下, 成交的客户一般都会说一句:选择和你们合作,是因为觉得你们团队挺靠谱的!也是务实的工作作风。

选择和你谈恋爱,是因为你挺孝顺,而我是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选择标准+理由)

第五,裂变营销,其实是在一定量的基础用户基础上,删选粉丝,找到真正对你忠诚的挺你的那一小部分,给予他们好处,让他们裂变,帮你做口碑传播。

只要前期体验足够好,帮助他们解决了痛苦,让他们得到了好处,自然就会有人帮你传播。

简要的五步思路,是这样,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任意打赏,加作者微信,获取《新媒体营销思维 ** 术详细版pdf》,备注:营销。(导入产品、导入流量、促进成交)

如果你觉得这事好玩,我还可以再教你一招,如何通过这篇文章,赚回打赏钱。(加强诱惑,负风险)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那就立刻行动吧!(再度暗示成交)

在新媒体领域,内容更多的是被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内容是工具,能帮我们引流,迅速曝光,内容和KPI总是挂钩在一起,而内容本身的长期价值,内容存在的真正意义,却很少被重视,被提及,内容其实是一种扭曲了的存在。

内容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一方面在内容创作者手里,我们传递的东西包含了某种价值观,和思想主张,我们表达的是我们的体验、经历和思考,也许无意的一句话,无形之中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和用户做朋友,对朋友,我们应该说什么?

另一方面,答案在用户手里,用户即市场,市场说了算,用户愿意推荐和转发,用户愿意主动传播就是最好的营销渠道,而不是再像过去的SEO时代,电商时代,百度时代,给钱就能被推荐,给钱就有曝光,现在话语权掌握在用户手里,他们喜欢你的文章,就是喜欢你。

写营销软文,或者消费内容,我们不要做,不要做炮灰,我们要做自己。

本文作者唐晓涵(个人微信:tangxiaohan008),品牌推手,深圳冲格新媒体创始人。

相关新闻